當前汽車行業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中國逐步從汽車消費大國,發展成汽車制造大國、汽車創新大國。但隨著眾多造車新勢力的入場,新能源賽道也進入“群雄混戰”階段,雷平建議,與其關注競爭對手,不如更多地關注用戶、消費者和使用場景的需求變化。打造用戶感知強烈且價值卓越的產品、服務和體驗。
項興初認為,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,汽車與能源、交通、信息通信等領域加速融合,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涵蓋軟件、硬件、通信、系統集成等諸多領域,一個行業、一家車企難以獨立完成,“我們需要開放合作、跨界融合,這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。
為實現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,閤先慶建議,首先要重視科技創新領域,共性技術、跨界技術已日益成為車企成功迭代的關鍵;同時要持續提升產業鏈的體系建設,汽車強國的底色,是汽車零部件強國;此外還需煥新品牌力,打造世界級中國汽車品牌。
“新能源智能汽車,代表了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,技術的變革、商業模式的創新,在為新進入者帶來機會的同時,也給資深車企帶來了挑戰。”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(泰達)國際論壇上,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、副總經理雷平表示。
論壇現場 官方供圖
雷平認為,當前汽車行業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技術變革重構全球汽車競爭格局,為中國汽車品牌向上創造機遇,中國逐步從汽車消費大國,發展成汽車制造大國、汽車創新大國。
中汽協數據顯示,我國汽車產銷總量已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,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。從國內市場看,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快速增長,2023年1-7月市場份額達53.8%,占據半壁江山。
“但隨著眾多造車新勢力的入場,新能源賽道也進入‘群雄混戰’階段,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,兩極分化日益加劇,行業進入動蕩調整期。上海車展后,內卷成為行業熱詞,內卷的背后是產品同質化嚴重,且眾多車企均選擇降價這種單一破局手段。”雷平建議,與其關注競爭對手,不如更多地關注用戶、消費者和使用場景的需求變化。打造用戶感知強烈且價值卓越的產品、服務和體驗。拒絕復雜冗余功能的無效堆砌,做好共性技術和個性技術的分工協作。同時,在安全、健康和環保等方面加大研發力量、加大行業合作,共享研究成果。
關于如何把握行業變革新機遇,跨界融合是不斷被提起的話題之一。江汽集團控股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項興初表示,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,汽車與能源、交通、信息通信等領域加速融合,產業邊際加速向外拓展,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涵蓋軟件、硬件、通信、系統集成等諸多領域,一個行業、一家車企難以獨立完成,“我們需要開放合作、跨界融合,這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。”
項興初認為,價格戰愈演愈烈,行業內卷加劇主要是受行業規模短期增長受限、產品同質化、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,這種陣痛在產業發展的轉型期是正常的,從長遠看,汽車產業仍大有可為,我們要通過跨界融合來實現突破性的創新,尤其是觀念的創新和認知的突破,從而提升產品供給的質量,實現中國品牌的高質量發展。
“為實現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,需要政府、企業各相關方在科技創新、產業體系力、品牌向上三方面共同發力。”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閤先慶表示,首先要重視科技創新領域,共性技術、跨界技術已日益成為車企成功迭代的關鍵;同時要持續提升產業鏈的體系建設,汽車強國的底色,是汽車零部件強國;此外還需煥新品牌力,打造世界級中國汽車品牌。
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TO王遠力也建議,車企要提高核心競爭力,需要在戰略方向、科技創新、組織優化等方面進行深度改革,第一錨定全球化發展,第二持續技術創新,第三,打造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組織。他表示,中國汽車要走出去,必須要建立高科技、高質量、低碳環保的品牌形象,不能成為低價低質的代名詞。在產業變革升級的大潮中堅持長期主義,遵守法律法規,既要有前瞻性的戰略布局,也要有先人一步的技術儲備以及應對未來的落地舉措。(中國經濟網 記者陳夢宇)
(責任編輯:張懿)